那這個字這個詞就是一場夢,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或者觸手可及的夢。
那園,一個田園夢,一個生長中的夢,一個半睡半醒將圓未圓的夢,一個可以獨處可以群居而又深植于中國人心中幾千年的夢,一個人生回歸之夢。
在那園,生產生態生活是和諧的,可謂 三生有幸;環境心境意境是相通的,真是情景交融。
走進那園,就像走進一座森林,道路掩映在綠樹叢中,蜿蜒不知所終。兩三個轉彎之后,來到一處林中荷塘,塘中新荷俏立殘荷之上,仿如一把把提琴待人撥弦。此處不留,再走幾步,森林盡處,天光豁然,——一條溫柔性感的天際線起伏于眼前,完全的綠,深綠淺綠青綠,直至一座峰巒橫臥,那就是傳說中的那山——捺山吧。
那園正是捺山東南麓的一座農家田園。一條河谷穿越那園,那園依水而建,成就于山水之間。
向著山的方向走去,道路兩旁都是茶園。道路漸漸進入谷地。在茶園之外卻出現了一片稻田,緊接著稻田的是一片綠地白花的花田,緊接著花田的是一片水田——水面水岸各類水生植物,水禽漫步水草之上覓食。菱角葉下偶有水花泛起,該是魚兒嬉戲。就在稻田花田水田茶田接壤處,水邊有兩條小船,擱淺岸邊,不知這船是欲下水還是準備上岸,或者就此戀棧,它們的艙里裝了滿滿的花,它們的帆已經爬滿了青藤。
花船一側一條小路穿過稻田和花田之間,沿路前行,在花海中有幾根粗細均勻但高低不一的石柱立于其間,石柱頂端明顯殘缺。這是什么?地面一塊木牌介紹:傳說,北斗天文地標遺址。再仔細看看,石柱正好七根,而且貌似按照北斗七星方位排列。既為傳說,也就姑妄言之姑妄信之吧。
小路繼續前行轉彎,花海盡處是一個丁字形河口,河口如寶瓶瓶頸,就在瓶頸上一座吊橋跨越兩岸。吊橋橋首一座木制牌坊,坊柱一幅楹聯:“生產生態生活生生不息 環境心境意境境境有情”,坊額橫批:“大德曰生”。如此引人入勝的吊橋,必須渡過。
過橋,一個精巧別致的小建筑物座落橋堰。不用問,這就是土地老爺土地廟啦。小廟佛龕雖未供任何神像,廟壇卻依然有各色新陳供品。廟壇石刻赫然四個大字:拜倒在地。種田人,不拜土地拜誰?入鄉隨俗,各位客官,在土地面前,我們只有膜拜,只有五體投地。
在土地廟旁邊,是一片草地和一個沙坑,沙坑旁邊好像還有地洞,草地上有秋千木馬蹺蹺板梅花樁,沙坑里還有兒童玩具,一只風箏,沙坑旁邊小樹林里有幾堆灰燼。看來在土地面前,人們可以肆意揮灑放松,拜土地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土地當成最親近的母親的懷抱。
離開這片莊嚴而又隨意的人神共樂區域,沿著河谷左岸折向西行,隔河是星辰花海,顯然是人工巧奪。此岸卻是自然天成,路邊也有一木牌,上書:鄉土植物自然生長區??磥?,拜倒在地,還應該包括不打擾土地,敬而畏之。
從蘆竹狗尾草灰灰菜野薔薇枸杞槐樹柘樹雜居的叢莽地帶出來,一下子回到“人間”。河谷至此又有一橋,應該是鋼筋混凝土構筑,可以行駛汽車。以橋和路為界,是一片與自然叢莽相對的人工花木林。牌名:面朝捺山。顧名思義,這里四季花開啰。桃李杏松竹梅玉堂富貴,應有盡有。
在這個百花園后面,一片濃密整齊的綠植方塊,猶如綠立方。走近一看,是一片修剪整齊的香椿林,香椿樹統一高度約一人多,綠植排列有序。林邊一塊帶箭頭的“入口”木牌,下有說明:香椿迷宮,迷宮只有一個入口,卻有三個出口,途徑三個三岔路口,分別回答三個不同的問題,三次選擇路徑。根據參與者最終從哪個出口出來,獲得不同的獎勵。哦,原來這是一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鄉村游戲。
從迷宮出來,眼前又是一片奇異地塊。地塊中央一座竹木草亭,亭子周圍是放射狀分割的菜地。走進亭子環視四周,發現八卦田、二十四節氣時珍、承天接地等景點介紹,在菜地里,隨處還有伏羲、李時珍、茶姥形象的稻草藝術雕塑。
從八卦亭看捺山,山形更顯迤邐。在山與亭之間,一片桃園,而桃園深處,居然有一個深達數十米的天坑,真是桃花潭 所在?
游歷半日,有些疲憊。于是出桃園,往濃蔭中露出的房角而去,一下子進入一條綠色拱廊,廊架上爬滿了各種爬藤植物,既有木本的紫藤凌霄薔薇,也有時令的苦瓜葫蘆黃瓜。
穿過時光隧道,一下子來到一個青磚鋪地的廣場,牌名:鄉村文化廣場。尋著欲聞還無的樂聲,望見一個牌坊:那園。